kaiyun体育:乌克兰女篮惜败,与美国队失之交臂
对于冯玉祥这个人,褒贬不一。有人说他是民国吕布,经常叛主,有人说他是革命志士。但是,更为奇怪的是,他经常在自己房屋门上挂个牌子,上面写着:冯玉祥死了!
这是为什么呢?
(冯玉祥)
1882年11月6日,冯玉祥出生于今天的安徽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。
冯玉祥的祖上很显赫,根据家谱历代的记载,他的先祖冯如霖因屡建战功,在同治七年七月初十的皇帝诰命中,被封为振威将军,夫人获一品之殊荣。 但是,后来家道中落。
父亲的时候,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已经落魄成泥瓦匠。冯有茂在富人家做工,抽空“偷师”看少爷学武,自己暗中苦练。一次偶然被教练发现,觉得他很有上进心,征得主人家的同意,收他为徒,边工边学,武艺渐渐娴熟,人也长得身强力大。后来,他随主人家的儿子们参加武试,少爷们都落了榜,而他却中了武秀才。
冯有茂入伍后,编入朝廷重臣李鸿章淮军辖下的铭军,由于他武艺好,锐意进取,很快就成了一名下级军官,辗转江苏、湖北、山东及甘肃等省,受尽跋涉饥困之苦。
(冯玉祥)
冯有茂娶妻游氏,共育七个男孩,长子基道,次子基善——即冯玉祥,其余五个儿子小小年纪都因营养不良而夭折了。
冯玉祥出生后不久,冯有茂的部队调往保定,这时他因功已升为相当于连长的后营右哨哨官,他们的家安在离保定城二里远的康格庄。
冯玉祥幼年不幸的是他的父母染上抽大烟的恶习,屡戒屡犯,戒烟时痛苦不堪的挣扎情景,令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,家里经常不得不靠典当衣物和日常用品糊口,等父亲开了饷再去赎回来,到月底揭不开锅了又去当,恶性循环,搞得家徒四壁。
他小时从没穿过新鞋,他所穿的鞋,都是在旧货摊上买的“二鞋”,就是人家穿过又经鞋匠缝补过的破烂货。七八岁时,他就要找农活儿帮助家里,大热天钻到密不透风的苞米地里,帮人家剥用来喂牲畜的叶子,饿着肚子一干一天,身上划出道道伤口,汗水一渍,浑身刺痛。
雪上加霜的是母亲在他12岁时又撇下他们父子病故。
(冯玉祥)
冯玉祥一辈子只上过一年三个月的私塾,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正规学习。
那是在他哥哥去当骑兵后,因学费已交了,他去替补读完后半段。后来好不容易有个机会,兵营中出了空缺,管带因与冯有茂日常关系不错,有心照顾他家生活困难,就说把他儿子补了兵吧,随手在花名册上给他写了个名字冯御香。日后,有人说这个名儿太女人味儿了,便又改叫冯玉祥,以后就一直沿用了下来。
因年纪还小,冯玉祥入伍暂时不用到营服役,但按军中恩饷制,可以享受每月领饷一份,虽然微薄,对穷家也不无小补。他年纪虽小,却生得高大壮实,气力过人,营中人叫他“冯大个子”。
12岁时,冯玉祥父亲奉命修筑大沽口炮台,他也跟着去了,驻扎在曹头沽、南港、双桥等处。离他们施工20里远的海面上,就停泊着日本军舰,从那里开炮,可以直接命中大沽口炮台。冯玉祥经常听到营里的人议论日本军舰和外国欺侮中国的事,这种局面,在每个官兵的心上,都投下了耻辱的阴影。
(冯玉祥)
三个月的私塾教育,让冯玉祥十分喜欢读书。
参军后,冯玉祥经常晚上读书,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,他把头伸进一个木箱里,在箱子里点灯看书。当时,冯玉祥读的书,大多是私塾先生指出的书籍,更多的是为了认识汉字。
但是,冯玉祥对日本的仇视,认为自己应该学英语,用西方的知识装备自己。所以,驻军常德,冯玉祥规定自己每日读英语两小时。读书时,关上大门,门外悬着写有“冯玉祥死了”的牌子,拒绝外人进入。学习完毕,字牌则换成“冯玉祥活了”。
抗战胜利后,为形势所迫,冯玉祥于1946年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。因为小时候的英语基础,冯玉祥基本能够和当地居民对话。
(冯玉祥书法)
此外,冯玉祥还写一笔好字。如上图,这幅书法,可能当代的大学生也是写不出来的。
在冯玉祥的一生中,虽然争议比较大,但是在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, 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,还是值得世人称赞的。
1948年7月31日,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 工作,在苏联驻美大使潘友新的帮助下,自美国回国乘“胜利”轮途经黑海在向敖德萨港(今属乌克兰)。1948年9月1日行进途中因轮船失火与女儿冯晓达一起遇难,享年66岁。
(每日汉字)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